无人机软件技术提供商
资讯搜索
首页  >  低空装备  >  中国的无人机战术,真的领先世界了吗?
中国的无人机战术,真的领先世界了吗?
飞狸AI自动识别的视频解说:
中国的无人机作战真的已经领先世界了吗?咱们直观点儿,先看看视频里这个画面够不够震撼。大家觉得如果画面中的这些无人机都携带了炸弹,那将是什么样的杀伤力啊?这么说吧,一个师的建制通常约1万人,假如俄乌战场上的一个步兵师,头顶突然出现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无人机群,不管这个师是俄军还是乌军,此时他们只有等死的命运,几乎毫无破解的办法,逃跑都没戏。其实这只是今年9月12日,深圳某团队使用8100架无人机进行的表演,目的是挑战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一壮观的场面不仅让现场的观众惊叹不已,更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连埃隆马斯克都赞不绝口,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着,令人印象深刻,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哪怕很多中国人来说,活了一辈子也都没见过。通常这种场景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而现实中看到令人既震惊又有点毛骨悚然,更令人意外的是,负责无人机表演的公司其实在国内还算不上最牛的那种,不少顶尖的无人机公司早就在别的领域去开发创新,去搞钱了。比如为了让钓鱼佬们玩得更嗨,他们就造了一些小型的无人机,能承重2kg,最远飞行5km,主要的功能是远程打窝,就是把鱼饵丢到湖中心去,专门钓那些稀有的鱼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道路崎岖,悬崖峡谷,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

以前要去这种地方,靠的全是爬,效率低不说,一不留神就是送命。命的节奏想要搞建设非常非常难。现在咱们有了专门设计的重载无人机,一次就能带300kg的东西,像钢筋水泥、特种工具啥的一架无人机就能帮你带过去,几分钟搞定,工作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还有在农业领域,一些重型无人机能够挂载50kg的重物,运农药,撒种子,撒化肥,洒水,一台遥控器配一架无人机,想干啥就干啥,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伯伯都能够轻松的操作。

光看这些无人机的载重,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要是全都挂上炸弹,那得干掉多少敌人和军事目标啊。另外,在今年9月26日沙特的国庆节上,深圳的无人机团队再次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6000架无人机齐飞上天,气势如同大规模空中交响乐高潮时,突然一个巨大的沙特国王头像出现在了天空,仿佛是一尊神灵俯瞰着中东大地。这次表演之后,不少中东网友提出了两个疑问。

第一,中国人是怎么做到让6000架无人机这么精准协作的?是不是有6000个中国人长期在进行这种飞行表演的训练呢?第二,如果是这种技术被应用到了军事领域,世界局势会发生啥样的变化?这个我回答不了,毕竟有很多实战论的怪物会冒出来喷,他们肯定会说,光看表演有啥用,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但我还是要强调,真的发生战争,尽管中国现役军人有200万,但真到了地面战的那一天,敌人或许很难一睹解放军士兵的真容,因为以中国现在的产能,给每个敌人准备三五架无人机或者机器狗去伺候他们。

让这些钢铁和塑料战士去前线陪敌人玩耍,而这些家伙没有情感,可以自动的搜索敌人并发起攻击,并且相互协同作战。而我们的战士可能都在后方像玩游戏一样的操作。更恐怖的是,中国的蜂群无人机和其他国家的蜂群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像美国的无人机,蜂群飞手得全程跟着指挥,万一手一抖,蜂群可能就乱了。而中国的蜂群不需要飞手操控,只需要输入任务目标,即使信号被干扰,链路被中断,这些无人机也能够自个儿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攻击,一直到任务完成为止。

再说美国,他们最初研发无人机时就是想走高大上的路线,主要搞那些高空中飞得稳,航程长,载弹大的无人机,比如MQ9捕食者MQ。1预言家2Q4全球鹰以及RQ170哨兵,这些中国的无人机发展也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搞了翼龙、彩虹无针这类中大型无人机。其实。一开始,中美两个大国都忽视了低端无人机这个市场,甚至连一线的部队也只是装备了少量单兵侦察用的无人机。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小型无人机没什么卵用,所以很多军迷能随口说出几个中美两国大型无人机的型号,但是如果说到蜂群无人机,这几乎没有人能说出几个型号来。

可这两年的俄乌战争让世界军事大国们大跌眼镜,那些原本被设计为民用的小型无人机没完没了的在前线飞来飞去,崩这个炸那个,搞得地面部队叫苦连天。就连我们的视频里,越来越多看到的也是那些简单粗暴的小型无人机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种情况下,连大疆公司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动地变成了一线军火商,他们生产和销售出去的很多民用无人机被人家买去改吧改吧,就弄去了前线。炸装备炸人员,真是好用的很。几百万美元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频繁的被几百美元的。

无人机炸毁,不夸张的说,一场俄乌战争简直成了无人机主宰战争的表演秀。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无人装备加入战场,现代战争的方式将彻底被改变,甚至会大变样。这时候,美国才终于意识到小型无人机才是王道,比他们当初设想的大型无人机更香。于是中美都开始加大对一线蜂群无人机的投资。但美国那边悲剧了,因为他们发现原来蜂群无人机的产能和技术都在中国,就算自己费尽心血做出来一款,成本方面也远远比不上大疆的民用无人机,单个小型无人机的制造成本都太贵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要是再玩无人机蜂群,那简直就是天价了。其实这就涉及到工业能力了,众所周知,美国现在产业空心化,产能不行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短时间内这事儿还不好解决。相信我,当中国未来的敌人看到漫天的无人机和成群的机器狗向自己冲来时。

他们只会感到深深的恐惧,不会再有其他的情绪,什么勇敢、坚强,不怕牺牲,在这个时刻都毫无意义,因为随时挨打却看不到敌人的战争才真正的可怕。他们只有恐惧一个士兵的成长,需要至少20年的大米饭供养才能投入战斗,而一架无人机或者一条机器狗,只需要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能走上前线去杀敌。他们可以不眠不休的战斗,直到杀死敌人完成任务。

如今全球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中国的实力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2024年中国带给全世界的震撼远超想象,可是很多人包括部分中国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到底做了哪些大事。接下来,让我们盘点一下2024年我们做过的一些震撼世界的大事儿,2024年6月2日,中国嫦娥6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颗。月壤,美国说能不能给我来点儿,咱们一起研究。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两名宇航员被困太空,无法返回地球。7月6日,中国055大驱编队巡航美国阿拉斯加附近,美国国内紧张,为了让民众和盟友心里踏实,海岸警卫队赶紧声明,中国海军的活动符合国际规范。

9月25日,中国发射东风31A级洲际弹道导弹,精准打击12000km外太平洋的公海,误差不到100米。美国五角大楼对此表示,中国试射通知他们是个好事儿,但他们深知这个导弹的威胁可并不小。10月16日,中国宣布启动25年的宇宙探索计划,寻找地外生命和宇宙起源。11月12日,珠航展上,中国一口气展示了运20、歼35、A9无人机等多款新型武器,全球军备市场风云突变,进入了无人作战的新时代。12月25日,中国宣布将在墨脱地区建设超级水电站,发电量将达到三峡大坝的3倍,足以满足3亿人的用电需求。

12月26日,中国展示了全球首款第6代战斗机,美国国防部紧急召开会议,严肃讨论如何应对这个新局面。看完这些,你是不是觉得中国的实力像谜一样?假如你没有这种感觉,那么你可以把中国换成是其他国家。家试想一下,如果是俄罗斯、印度甚至是日本做了上面的这些事儿,整个世界会怎么看他们呢?而这些只是中国在2024年一年中所做的,并且,你还要知道,这些震撼世界的大事儿,有90%美国人都做不到。你可能会质疑,那么中国难道已经是地球第一强国了吗?

那为什么世界霸主还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呢?而这个问题也是全球其他国家一直在思考和好奇的事儿。一个俄罗斯人曾在他的视频中说,除了中国,全球其他国家都迷信美国的实力。即便是跟美国翻脸的俄罗斯也不敢与美国正面冲突。伊朗即便与中俄结成关系,依旧对美国怀有近乎迷信的崇拜。当自己的小弟叙利亚被干掉后,他恐惧的都想投降,可见连俄罗斯和伊朗这两个军事强国,竟然也都认为美国还是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那你觉得其他国家会怎么评价美国?

呢,他们大多数是恐惧、崇拜、敬畏,但又不敢轻易撕破脸。我们为什么要在2024年频繁的展示这些先进装备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低调的太久了。而这种低调甚至让很多中国人都低估了祖国的实力。低调的策略本意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给敌人来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过度低调可能会让盟友心生摇摆,而敌人则会心生投机。他们甚至会利用你这种低调加强盟友对自己的信任和崇拜。因此,在俄罗斯被战争拖住,伊朗不作为的背景下,我们适当的秀出了一些肌肉。

而我个人猜测,一定还有不便展示的东西正在隐藏中。那么,这种做法有什么意义呢?再看看六代机展示后美国的态度,美国印太司令突然一改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口吻,居然破天荒的说,我们希望与中国和平相处。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呢?其实是美国也不知道中国真正的实力。但在被几次惊吓之后,他开始重新评估我们了,所以真正了解中国的人早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超级的工业强国一定是一个超级的军事强国。当然有很多人仍然停留在用GDP衡量中国实力的思维模式上,但是现在连西方也发现这种评估方式根本不成立,因为全球的GDP排名是基于汇率计算的。

而汇率又充满了失真,按购买力调整后,你就会发现中国的GDP排名本应该高得多。比如最近中国互联网平台突然闯进了很多老外,中美网友一对账,大家就发现,同样是老百姓,月薪3000的老美比月薪3000人民币的中国人过得苦多了。事实上,直到2024年,中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占据了全球35%的份额,预计到2035年会达到全球45%,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产能几乎能干趴整个西方世界。美国总喜欢宣布自己胜利,但中国低调地宣布了登月计划。

无人机机群,六代机悄悄的积蓄力量。

当然还是有一些人会相信美国还会继续赢下去。

但等到中国推出7代机、八代机时,或许美国的六代机还会停留在PPT阶段,而当中国的月球基地建设时,美国也许才刚刚重新踏上月球。美国或许有这个能力,但这场竞争显然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了。
2025-09-13
275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或其他事宜,请联系本站邮箱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