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蓝图加速迈向现实图景。5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于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正式发布“九天翊联”低空通导监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低空通导监系列产品,为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及场景落地添势赋能。这也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进入系统性技术赋能与生态共建的新阶段。
“过去一年,重庆市与航天科技集团低空产业合作迈出坚实步伐,在永川大安机场国内首个低空安全综合试验基地完成近百架无人机飞行验证,‘九天航驭’平台实现空域动态转换与智能管控,eVTOL研发与城市治理、物流配送等场景深度融合,一幅‘研发在重庆、制造在重庆、应用在重庆’的产业蓝图徐徐展开。”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尧现场说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忠宝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具有技术集成度高、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联动性强的显著特征,正加速从‘试验场’迈向‘主战场’。”重庆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航天科技集团与重庆的携手合作,必将构建起央地协同的产业创新格局,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重庆范式”。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低空经济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将“通导监一体化”与“信息服务全周期”的理念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的低空飞行新生态。
“九天翊联”低空通导监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通信、导航、监视三大技术为内核,深度整合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形成万装智联、多源融合、安全可靠的天空地一体化低空信息支持与保障体系;通过“安全通信网络、全域精准导航、智能感知监视”的三重技术升维体系,将低空空域从“物理空间”转化为“可计算、可重构、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以全域感知、动态管控和安全保障的系统解决方案让低空飞行器“飞得安全、飞得高效、飞得有序”。
我们可以通过安全通信网络、全域精准导航、智能感知监视等三个层面理解:
1、安全通信网络:通过卫星、地面基站与飞行器终端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空域的实时数据传输通道,支持千架级无人机协同作业的高并发需求。例如,重庆永川大安机场的试验基地已实现近百架无人机的高效协同验证。 2、全域精准导航:融合北斗导航、惯性导航与多源传感器数据,突破城市峡谷与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厘米级定位精度,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飞行安全与路径规划效率。 3、智能感知监视:借助雷达、光电传感器与AI视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识别“黑飞”等异常行为,预警准确率达98.7%。 后续,航天九院将聚焦生态开放化和应用场景化,推动低空经济从单一技术赋能向“技术-产业-市场-政策”全生态共赢跃迁,让低空服务真正融入智慧城市,成为普惠民生、驱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同步发布智链、智融、智瞳三大系列“九天翊联”低空通导监新技术产品: “智链”系列产品,面向大、中、小微型飞行器研发三款机载终端,具备全时全域覆盖、多模智能融合、通导监一体三大优势,可大幅提升低空飞行空域精细分配与动态管理。例如其动态空域分割技术使物流无人机配送效率提升50%,已应用于顺丰、菜鸟的试点项目。 “智融”系列产品,基于微系统技术的高密度集成硬件,其融合光电三维异质异构集成、TSV/Fanout高密度集成与单机器件化三大核心工艺,为无人机等产品提供“宽频段、高算力、快传输、强防护”的智能产品体系,支撑蜂群协同与长距离物流任务。
在智链智融构建的低空网络智能体系下,“智瞳”系列产品融合地面气象与电磁监测网络,补充低空区域监测盲区,通过智能组网与多源数据融合,实现风切变、湍流等气象风险的精准预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具备智能组网、全域覆盖、多源融合、架构开放、即测即享、服务精准六大应用特点,形成精准、智能的低空气象与电磁安全服务能力。
重庆作为“九天航驭”平台的首个样板城市,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生态。永川大安机场完成国内首个低空安全综合试验场建设,验证了空域动态转换与智能管控技术,审批效率提升80%,为eVTOL飞行器城市治理、物流配送等场景的落地铺平道路;与顺丰合作的无人机配送项目实现千架级协同作业;AI驱动的交通巡查系统反应速度较人工提升400倍,覆盖应急救灾、边境巡检等领域。